婁底職業技術學院:為鄉村振興注入“人才動力”
2022-09-14 16:38:23
2022年5月1日,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正式施行,這是該法自1996年頒布施行以來首次大修,結合近年來國務院、教育部等部門接連發文,指導職業教育改革,探索新路徑,培養適應新時代、新形勢發展的大國工匠。

在職教改革的大背景下,婁底職業技術學院立足于自身優勢,踐行職教改革,探索多元育人,賦能鄉村振興,走出了一條創新發展的新路子。
9月7日,婁底職業技術學院金建雄副校長、醫學部常務副主任范國正教授帶隊,來到金職偉業集團有限公司,就深入推動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共建實訓基地、產業學院等方面展開交流。借此機會,我們有幸請到范國正教授,來談談婁底職業技術學院的“育人之道”。

婁底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部前身為1978年成立的婁底市衛生學校,辦學歷史悠久,專業基礎雄厚,是學校的優勢、特色專業。目前有醫藥衛生類專業學生6000多人,形成了集醫療、教學、科研、培訓、職業技能鑒定于一體的特色示范性醫藥衛生健康人才培育基地。范國正教授作為醫學部常務副主任,負責整個醫學板塊的教學和相關工作,為了做好專業建設,突出優勢,范國正教授和他的團隊進行了許多探索。
“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引領下,中華文明傳承發展的中醫藥發展藍圖徐徐展開,發展中醫特色是一條可行路徑,我們開設了中醫學、中醫康復技術、中藥學、護理(中醫方向)等專業,堅持中西醫并重,促進中西醫互相補充,協調發展,不斷提升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能力,來打造專業特色,為社會培養一批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中醫藥人才。”
在范國正教授和其團隊的不懈探索與共同努力下,婁底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專業群被評為“高水平專業群”,“我們的護理專業群以培育醫養康養服務人才為主,有護理專業、臨床醫學、中醫康復技術、中醫學、藥學等,和專業建設對接,和行業緊密對接,來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健康服務人才。”
對職業院校而言,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最重要的一環是對接產業、行業,為企業、為社會輸送真正能勝任崗位的技能人才。
但以往的職業教育,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實際需求存在脫節情況,導致學生就業困難。
范國正教授和婁底職業技術學院的職教園丁們認識到,只有建立校企合作機制,才能實現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的緊密結合。
近年來,范國正教授和學校其他領導、老師,不斷奔走在對接行業、對接企業、探索校企合作的路上,9月7日,他們來到金職偉業集團有限公司,就如何深化校企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


“金職偉業是家庭服務行業龍頭企業,是1+X幼兒照護、產后恢復證書培訓評價組織,雙方在專業和產業對接上都很對口,尤其我們的護理、助產、康復、嬰幼兒托育等專業,跟金職偉業打造的‘一老一小’服務體系也緊密契合,我們在標準制定、教材建設、1+X證書考試方面都有過深度的合作。”
“通過這次交流,我們想通過金職偉業,將我們的產業學院建立起來,在人才培養、資源庫建設、社會服務、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取得更高層次的合作,也想通過金職偉業,來助力我們學生就業、實訓實習以及今后的服務社會,尤其是鄉村振興這塊。”

就業是民生之本, 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是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民生改善和社會大局穩定的重要保障。
為了幫助學生就業創業,范國正教授和他的團隊也做了諸多探索,“我們積極和行業、醫院、企業對接,像泰康、金職偉業、健緣、基層衛生機構、健康服務與管理中心;通過互聯網、公眾號、招聘會等,多渠道把學生推到社會上去;開展國際合作,和一些國際機構共同培養涉外老年護理人才。”
“護理、助產專業大部分是在醫療機構工作,還有一部分進入了幼兒照護、產后恢復、醫藥等行業。”這是婁底職業技術學院醫學相關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近年來,托育、托幼行業成為風口,百萬托育人才缺口亟待填補,從事托育、產康等行業,也成為醫學相關專業學生的就業新選擇。
為了幫助學生拓寬就業渠道,婁底職業技術學院積極申報了1+X幼兒照護、產后恢復試點,并成為首批試點院校,“我們第一年就有200多名學生參加1+X幼兒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試,通過率為100%,我們還積極選派老師參加師資培訓,目前已經有八名師資及考評員。”
“同時我們將幼兒照護、產后恢復的課程標準全部融入到了我們的人才培養方案,真正做到了崗課賽證融通,讓學生考取證書,對以后的就業、技能提升,都有切實幫助。”
人才培養的要點,是要提升社會服務能力。作為立足湖南、立足婁底的院校,婁底職業技術學院為地方發展,尤其是鄉村振興,注入了鮮活的“人才動力”。
婁底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 ,醫學部充分利用專業優勢,緊密對接鄉村振興,助力鄉村健康服務,并啟動了“鄉村好郎中培訓”“鄉村中醫館”“社區學院”等項目。
“鄉村好郎中培訓免費為鄉鎮醫院、診所培養醫護人才;鄉村中醫館是落實國家和省市中醫藥創新傳承的相關文件精神,打造一村一中醫館,為中醫館的建設、人才培養出謀劃策;還有為鄉村的中藥材種植基地、中藥材人才提供服務;通過社區學院,深入基層到社區、鄉村,為居民提供健康服務、再就業如育嬰師、保育員、養老護理員等技能培訓。”
除了開展扶貧項目,婁底職業技術學院也在源源不斷地將技能人才輸入鄉村、輸入基層,助推鄉村振興。

在以往的學生就業過程中,范國正教授指出:“學生的就業觀念出現了一定偏差,都想去大城市、大醫院,不想服務鄉村,服務基層。”
認識到這一問題,范國正教授和他的團隊,開始將職業規劃、就業指導融入到課程中,“經常和學生交流,進行引導,讓他們認識這個職業,喜歡這個職業,同時增強他們服務基層的意識,鼓勵他們回到基層,回到需要愛心的養老機構、幼兒管理、健康管理中心去上班。”
現在,婁底職業技術學院也成為婁底基層醫療體系的“人才基地”,“婁底市80%基層醫院的醫護人員,都畢業于我們學校,其中不乏院長、護士長級別的中堅力量。”
“還有鄉鎮社區、基層衛生及防疫部門、婦幼機構等,都有我們學生的身影,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就有很多學生在疫區、社區、鄉鎮,參加抗疫、排查、核酸檢測、健康宣講等。”
“未來,我們將在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中踐行初心與使命,以開拓進取、百折不撓的意志攻堅克難,奮力推動我校醫學教育事業長遠高質量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衛生服務人才,為健康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職教改革的大背景下,婁底職業技術學院立足于自身優勢,踐行職教改革,探索多元育人,賦能鄉村振興,走出了一條創新發展的新路子。
9月7日,婁底職業技術學院金建雄副校長、醫學部常務副主任范國正教授帶隊,來到金職偉業集團有限公司,就深入推動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共建實訓基地、產業學院等方面展開交流。借此機會,我們有幸請到范國正教授,來談談婁底職業技術學院的“育人之道”。

做深做實,深耕專業建設
婁底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部前身為1978年成立的婁底市衛生學校,辦學歷史悠久,專業基礎雄厚,是學校的優勢、特色專業。目前有醫藥衛生類專業學生6000多人,形成了集醫療、教學、科研、培訓、職業技能鑒定于一體的特色示范性醫藥衛生健康人才培育基地。范國正教授作為醫學部常務副主任,負責整個醫學板塊的教學和相關工作,為了做好專業建設,突出優勢,范國正教授和他的團隊進行了許多探索。
“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引領下,中華文明傳承發展的中醫藥發展藍圖徐徐展開,發展中醫特色是一條可行路徑,我們開設了中醫學、中醫康復技術、中藥學、護理(中醫方向)等專業,堅持中西醫并重,促進中西醫互相補充,協調發展,不斷提升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能力,來打造專業特色,為社會培養一批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中醫藥人才。”
在范國正教授和其團隊的不懈探索與共同努力下,婁底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專業群被評為“高水平專業群”,“我們的護理專業群以培育醫養康養服務人才為主,有護理專業、臨床醫學、中醫康復技術、中醫學、藥學等,和專業建設對接,和行業緊密對接,來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健康服務人才。”
校企合作,探索雙元育人
對職業院校而言,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最重要的一環是對接產業、行業,為企業、為社會輸送真正能勝任崗位的技能人才。
但以往的職業教育,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實際需求存在脫節情況,導致學生就業困難。
范國正教授和婁底職業技術學院的職教園丁們認識到,只有建立校企合作機制,才能實現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的緊密結合。
近年來,范國正教授和學校其他領導、老師,不斷奔走在對接行業、對接企業、探索校企合作的路上,9月7日,他們來到金職偉業集團有限公司,就如何深化校企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


“金職偉業是家庭服務行業龍頭企業,是1+X幼兒照護、產后恢復證書培訓評價組織,雙方在專業和產業對接上都很對口,尤其我們的護理、助產、康復、嬰幼兒托育等專業,跟金職偉業打造的‘一老一小’服務體系也緊密契合,我們在標準制定、教材建設、1+X證書考試方面都有過深度的合作。”
“通過這次交流,我們想通過金職偉業,將我們的產業學院建立起來,在人才培養、資源庫建設、社會服務、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取得更高層次的合作,也想通過金職偉業,來助力我們學生就業、實訓實習以及今后的服務社會,尤其是鄉村振興這塊。”

多措并舉,促進就業創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 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是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民生改善和社會大局穩定的重要保障。
為了幫助學生就業創業,范國正教授和他的團隊也做了諸多探索,“我們積極和行業、醫院、企業對接,像泰康、金職偉業、健緣、基層衛生機構、健康服務與管理中心;通過互聯網、公眾號、招聘會等,多渠道把學生推到社會上去;開展國際合作,和一些國際機構共同培養涉外老年護理人才。”
“護理、助產專業大部分是在醫療機構工作,還有一部分進入了幼兒照護、產后恢復、醫藥等行業。”這是婁底職業技術學院醫學相關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近年來,托育、托幼行業成為風口,百萬托育人才缺口亟待填補,從事托育、產康等行業,也成為醫學相關專業學生的就業新選擇。
為了幫助學生拓寬就業渠道,婁底職業技術學院積極申報了1+X幼兒照護、產后恢復試點,并成為首批試點院校,“我們第一年就有200多名學生參加1+X幼兒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試,通過率為100%,我們還積極選派老師參加師資培訓,目前已經有八名師資及考評員。”
“同時我們將幼兒照護、產后恢復的課程標準全部融入到了我們的人才培養方案,真正做到了崗課賽證融通,讓學生考取證書,對以后的就業、技能提升,都有切實幫助。”
人才動力,賦能鄉村振興
人才培養的要點,是要提升社會服務能力。作為立足湖南、立足婁底的院校,婁底職業技術學院為地方發展,尤其是鄉村振興,注入了鮮活的“人才動力”。
婁底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 ,醫學部充分利用專業優勢,緊密對接鄉村振興,助力鄉村健康服務,并啟動了“鄉村好郎中培訓”“鄉村中醫館”“社區學院”等項目。
“鄉村好郎中培訓免費為鄉鎮醫院、診所培養醫護人才;鄉村中醫館是落實國家和省市中醫藥創新傳承的相關文件精神,打造一村一中醫館,為中醫館的建設、人才培養出謀劃策;還有為鄉村的中藥材種植基地、中藥材人才提供服務;通過社區學院,深入基層到社區、鄉村,為居民提供健康服務、再就業如育嬰師、保育員、養老護理員等技能培訓。”
除了開展扶貧項目,婁底職業技術學院也在源源不斷地將技能人才輸入鄉村、輸入基層,助推鄉村振興。

在以往的學生就業過程中,范國正教授指出:“學生的就業觀念出現了一定偏差,都想去大城市、大醫院,不想服務鄉村,服務基層。”
認識到這一問題,范國正教授和他的團隊,開始將職業規劃、就業指導融入到課程中,“經常和學生交流,進行引導,讓他們認識這個職業,喜歡這個職業,同時增強他們服務基層的意識,鼓勵他們回到基層,回到需要愛心的養老機構、幼兒管理、健康管理中心去上班。”
現在,婁底職業技術學院也成為婁底基層醫療體系的“人才基地”,“婁底市80%基層醫院的醫護人員,都畢業于我們學校,其中不乏院長、護士長級別的中堅力量。”
“還有鄉鎮社區、基層衛生及防疫部門、婦幼機構等,都有我們學生的身影,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就有很多學生在疫區、社區、鄉鎮,參加抗疫、排查、核酸檢測、健康宣講等。”
“未來,我們將在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中踐行初心與使命,以開拓進取、百折不撓的意志攻堅克難,奮力推動我校醫學教育事業長遠高質量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衛生服務人才,為健康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