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大賽嬰幼兒照護職業技能賽項區域選拔賽第三場落幕
2023-11-21 09:39:23

技能競賽促提升
11月17日,2023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首屆嬰幼兒照護職業技能賽項區域選拔賽(第三場)在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圓滿結束,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副校長唐啟煥、金職偉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建明、賽項專家組長付奎亮、賽項裁判長吳國彬、賽項仲裁長周密等專家、領導出席閉幕式,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民族文化藝術教學部主任羅周萍主持儀式。



此次區域選拔賽覆蓋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貴州省、云南省、湖北省、河南省6個省份,36所中等職業院校的68名參賽選手在3天的激烈角逐中,以自身精湛的技藝和出色的表現,一展新時代職教人才的風采。最終,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韋林穎等7位選手榮獲中職組一等獎,云南省昆明市第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楊曼等14位選手榮獲中職組二等獎,武漢市黃陂區職業技術學校李瑞婷等20位選手榮獲中職組三等獎,崇左市職業技術學校黃瑜華等27位選手榮獲中職組優秀獎。




閉幕式伊始,賽項專家組長付奎亮作競賽技術點評,他針對賽項內容、特色、競賽情況、出現的問題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評述。他指出,此次賽項具備以下幾個特點,其一,與世界接軌 輸出中國標準;其次,產教融合、賽證融通。賽項方案由行業、企業、學校聯合設計,使參賽選手在比賽中能夠全面展示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技能水平;最后,智慧托育、技術賦能,賽事采用智能仿真幼兒進行,能對選手操作提供反饋與評價。他認為,各位參賽選手在此次競賽中表現出了扎實的專業知識與出色的技能水平,帶來了一場精彩紛爭的比賽。




隨后,賽項裁判長吳國彬宣讀獲獎名單,并和與會領導一起為獲獎選手頒獎。

金職偉業總經理潘建明對賽事的成功舉辦及在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選手表示熱烈的祝賀。他表示,此次區域選拔賽是一次精彩、圓滿的競技盛會,是對醫藥衛生大類和教育與體育大類嬰幼兒照護相關專業學生專業技能的一次大檢閱,是職業院校師生交流經驗、切磋技藝、發現人才的一個優質平臺。“金職偉業作為大賽承辦單位,將攜手院校,全力推進賽事成果轉化工作,將大賽項目、評價標準、賽項內容融入專業人才培養,全力推動‘崗課賽證’融通,帶動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賦能技能人才培養工作提質。”

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唐啟煥指出,此次競賽既考核了嬰幼兒照護者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又將3歲以下嬰幼兒的安全防護、生活照料、日常保健和早期發展四個模塊的服務技能應用融入賽題,不僅是一場行業技能的競賽,更是一種職業精神的展現。他希望所有參賽選手以此為起點,不斷精進自身技能,在技能型社會建設新征程上,勇于擔當、奮發有為,推動“幼有所育”向“幼有優育”邁進。
專家講座謀發展
為充分發揮賽事引領作用,大賽同期舉辦了由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產教融合共同體主辦,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金職偉業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嬰幼兒照護高質量發展與專業建設的新挑戰”主題論壇,匯聚了眾多職業院校及行業專家,針對中等職業學校幼兒保育專業建設面臨的新挑戰和突出問題展開交流探討,為如何提高幼兒保育專業建設水平、培養高質量幼兒保育專業人才、推動嬰幼兒照護事業發展等問題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論壇現場,濟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學院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負責人李萬芳、北京市商業學校教育藝術系主任劉相俊、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民族文化藝術教學部主任羅周萍等院校學者,圍繞《新時期嬰幼兒照護服務人才的培養》《托幼一體背景下幼兒保育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幼兒保育專業學生核心素養提升路徑與對策》等主題,以學校專業建設為例,深入剖析了新當前“托幼一體化”背景下,嬰幼兒照護服務人才培養、幼兒保育專業建設的新思路、新路徑,為各職業院校進一步理清了思路,明晰了路徑,明確了技能人才培養方向。

濟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學院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負責人李萬芳
《新時期嬰幼兒照護服務人才的培養》

北京市商業學校教育藝術系主任劉相俊
《托幼一體背景下幼兒保育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民族文化藝術教學部主任羅周萍
《幼兒保育專業學生核心素養提升路徑與對策》

金職偉業總經理潘建明作《賽證引領、產教協同,多措并舉綜合育訓嬰幼兒照護人才的探索與實踐》主題講座,他從企業角度詳細分析了金職偉業立足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在證書建設、課程建設、賽證融通、書證融通、崗位輸出、產教融合等方面所作出的探索與取得的成效,為嬰幼兒照護行業深化校企合作,共育技能人才分享寶貴實踐經驗。
金職偉業總經理潘建明
《賽證引領、產教協同,多措并舉綜合育訓嬰幼兒照護人才的探索與實踐》
此次競賽充分展示了職業院校師生過硬的技術素質和良好的精神風貌,也為廣大師生提供了一個展示技能、提升素質、成長成才的重要平臺。未來,金職偉業也將以大賽為重要抓手,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推動“三教”改革,完善大賽成果轉化,攜手更多院校共同打造“金專、金課、金師、金地、金教材、金賽”,厚植大國工匠精神,培養“發展型、復合型、創新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