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職偉業成全國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副理事長單位
2020-12-10 13:55:19
為推動家政服務業產教融合,推進家政服務領域專業建設和國際合作,2020年12月7日-8日,首屆家政服務業產教融合國際研討會暨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成立大會在山東省濱州市舉辦。金職偉業總經理潘建明當選全國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副理事長,金職偉業成功當選全國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副理事長單位。


中國服務貿易協會首席專家、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原副會長張偉,山東省教育廳總督學邢順峰,濱州市副市長郝吉虎,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教學與質量處處長黃輝,濱州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楊光軍,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田國鋒,全國電子商務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陸春陽,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華夏基金會項目學校協作會會長于文泉,濱州市教育局,婦聯,商務局,貿促會有關負責同志出席開幕式,來自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的85家單位參加會議。本次會議通過網絡同步直播,線上1.2萬人在線觀看會議盛況。
7日上午,全國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成立大會正式開始。

濱州市副市長郝吉虎發表致辭,他指出,全國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的成立,旨在為學校、行業協會、企業和有關部門搭建合作交流平臺,進一步加強家政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工作,開啟新形勢下合作發展的序幕。



中國服務貿易協會首席專家、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原副會長張偉,山東省教育廳總督學邢順峰,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教學與質量處處長黃輝進行講話。濱州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楊光軍作籌備工作和預備會議情況報告。在各位領導的共同祝賀下,全國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正式成立。



隨后,全國電商行指委副主任陸春陽,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李斌,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教授崔立新,吉林農業大學家政學院院長吳瑩,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高職研究所所長、家政學院副院長朱曉卓,日本一般社團法人KJK專務理事伊藤晴美,菲律賓巴坦加斯州立大學副校長克里斯托弗·特賈達博士,泰康珞珈研究院院長郭明磊,陜西康嫂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沛鐘,山東現代家庭服務產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張寧等就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相關專業群建設,現代生活服務業發展機遇及挑戰、經驗及總結等進行專題報告。

湖南金職偉業集團總經理潘建明就《1+X嬰幼兒照護人才培養新思路》進行主題報告。他向與會人員介紹了1+X幼兒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工作開展的情況,課程與考評標準的設定、師資培訓的情況以及3年向行業輸送人才的目標,得到了現場專家的一致認可。他提到,金職偉業作為教育部第三批1+x幼兒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推進單位,在1+x嬰幼兒照護人才培養方面做出了諸多嘗試,也收獲了不菲成績。自2020年起,完成了近27期累計5000人次的師資與考評員培訓、考務技術員培訓和督導員培訓,成立了400家幼兒照護考評站點。潘建明表示很期待有更多的行業專家、學者、有志之士加入這個朝陽行業,為實現100萬嬰幼兒照護人才的培養目標而努力,攜手共創1+x幼兒照護證書的美好未來。
8號上午,全國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會議繼續展開。



全國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教學部、就業部、專業部、實訓部、培訓部、國際部等六個部門就聯盟未來發展方向、工作計劃進行了積極的溝通討論,達成了不斷深化產教融合、共推職業教育與家政服務同步發展的共識,為聯盟未來的工作提出了明晰的思路與重點。

金職偉業集團總經理潘建明作為全國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專業部代表進行總結發言。他表示此次金職偉業成功當選全國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在今后將協助各大院校逐步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多措并舉促進“書證融通”,全面深化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隨后,他強調了三點內容。其一,教材,聯合各大院校、企業推動現代生活服務業專業教材的出版。其二,教法,助力提升老師教學技能,促進現代生活服務業內容與教學、課程內容的結合,推動學校開展老師教學比賽、學生知識競賽,以此達到以賽助教的效果。其三,教師,在今后,將蓄力推出數字課堂及百名優秀師資,助推現代生活服務業項目建設。其四,在全國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的指導下,發布一批橫向課題,形成1+x案例總結,推動1+x幼兒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考評工作。
會上,聯盟代表就研究課題進行交流討論,并面向職教集團征集研究單位,在之后全國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將發布一批2020年度研究課題及1+x證書制度專項優秀成果案例收集。

(右為濱州職業學院黨委書記,聯盟理事長楊光軍教授)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會議,金職偉業總經理潘建明成功當選全國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副理事長,金職偉業當選全國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副理事長單位,這不僅是榮譽,是肯定,更是責任。未來,金職偉業將蓄力建設育嬰產業園區,打造集教育、研發、培訓、考評、機構運營、創業孵化于一體的產業平臺,建設產教融合標桿,不斷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并不遺余力地繼續推動“1+X幼兒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的落地,繼續攜手各大院校、企業深耕托育托幼行業,致力于培養更多優秀的幼兒照護專業人才。


中國服務貿易協會首席專家、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原副會長張偉,山東省教育廳總督學邢順峰,濱州市副市長郝吉虎,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教學與質量處處長黃輝,濱州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楊光軍,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田國鋒,全國電子商務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陸春陽,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華夏基金會項目學校協作會會長于文泉,濱州市教育局,婦聯,商務局,貿促會有關負責同志出席開幕式,來自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的85家單位參加會議。本次會議通過網絡同步直播,線上1.2萬人在線觀看會議盛況。
7日上午,全國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成立大會正式開始。

濱州市副市長郝吉虎發表致辭,他指出,全國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的成立,旨在為學校、行業協會、企業和有關部門搭建合作交流平臺,進一步加強家政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工作,開啟新形勢下合作發展的序幕。



中國服務貿易協會首席專家、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原副會長張偉,山東省教育廳總督學邢順峰,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教學與質量處處長黃輝進行講話。濱州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楊光軍作籌備工作和預備會議情況報告。在各位領導的共同祝賀下,全國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正式成立。



隨后,全國電商行指委副主任陸春陽,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李斌,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教授崔立新,吉林農業大學家政學院院長吳瑩,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高職研究所所長、家政學院副院長朱曉卓,日本一般社團法人KJK專務理事伊藤晴美,菲律賓巴坦加斯州立大學副校長克里斯托弗·特賈達博士,泰康珞珈研究院院長郭明磊,陜西康嫂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沛鐘,山東現代家庭服務產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張寧等就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相關專業群建設,現代生活服務業發展機遇及挑戰、經驗及總結等進行專題報告。

湖南金職偉業集團總經理潘建明就《1+X嬰幼兒照護人才培養新思路》進行主題報告。他向與會人員介紹了1+X幼兒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工作開展的情況,課程與考評標準的設定、師資培訓的情況以及3年向行業輸送人才的目標,得到了現場專家的一致認可。他提到,金職偉業作為教育部第三批1+x幼兒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推進單位,在1+x嬰幼兒照護人才培養方面做出了諸多嘗試,也收獲了不菲成績。自2020年起,完成了近27期累計5000人次的師資與考評員培訓、考務技術員培訓和督導員培訓,成立了400家幼兒照護考評站點。潘建明表示很期待有更多的行業專家、學者、有志之士加入這個朝陽行業,為實現100萬嬰幼兒照護人才的培養目標而努力,攜手共創1+x幼兒照護證書的美好未來。
8號上午,全國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會議繼續展開。



全國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教學部、就業部、專業部、實訓部、培訓部、國際部等六個部門就聯盟未來發展方向、工作計劃進行了積極的溝通討論,達成了不斷深化產教融合、共推職業教育與家政服務同步發展的共識,為聯盟未來的工作提出了明晰的思路與重點。

金職偉業集團總經理潘建明作為全國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專業部代表進行總結發言。他表示此次金職偉業成功當選全國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在今后將協助各大院校逐步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多措并舉促進“書證融通”,全面深化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隨后,他強調了三點內容。其一,教材,聯合各大院校、企業推動現代生活服務業專業教材的出版。其二,教法,助力提升老師教學技能,促進現代生活服務業內容與教學、課程內容的結合,推動學校開展老師教學比賽、學生知識競賽,以此達到以賽助教的效果。其三,教師,在今后,將蓄力推出數字課堂及百名優秀師資,助推現代生活服務業項目建設。其四,在全國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的指導下,發布一批橫向課題,形成1+x案例總結,推動1+x幼兒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考評工作。
會上,聯盟代表就研究課題進行交流討論,并面向職教集團征集研究單位,在之后全國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將發布一批2020年度研究課題及1+x證書制度專項優秀成果案例收集。

(右為濱州職業學院黨委書記,聯盟理事長楊光軍教授)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會議,金職偉業總經理潘建明成功當選全國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副理事長,金職偉業當選全國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副理事長單位,這不僅是榮譽,是肯定,更是責任。未來,金職偉業將蓄力建設育嬰產業園區,打造集教育、研發、培訓、考評、機構運營、創業孵化于一體的產業平臺,建設產教融合標桿,不斷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并不遺余力地繼續推動“1+X幼兒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的落地,繼續攜手各大院校、企業深耕托育托幼行業,致力于培養更多優秀的幼兒照護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