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職心向黨】讓色彩照進百年歷史:雷鋒,永遠的榜樣
2021-06-23 14:39:43
編者按:憶往昔崢嶸歲月,過去的100年是黨披荊斬棘、成就輝煌的100年,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戰,建立新中國,使中華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為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七一建黨來臨之際,金職偉業特推出《金職心向黨》系列專題文章,以回顧黨的歷史,感懷黨的恩情。
2021年,我們將迎來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4月10日下午,金職偉業組織開展了“學習雷鋒精神,爭做幼兒照護事業先鋒”1+X幼兒照護職業技能考試等級證書2021年度第二期師資及考評員培訓班紅色主題活動,各位學員在主辦方的帶領下,先后參觀了雷鋒紀念館、湖南省黨史陳列館、雷鋒故居,引導同學們感悟紅色歷史,緬懷英雄先烈,傳承革命基因,發揚革命精神,深刻領會初心和使命的內涵,接受思想洗禮。

讓色彩照進百年歷史:雷鋒,永遠的榜樣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斗志強,立場堅定斗志強……”這首創作于上世紀60年代的《學習雷鋒好榜樣》,已傳唱了50多個春秋,十幾億中國人幾乎都唱過或聽過,至今唱起來依舊氣勢激昂。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曾為雷鋒題詞及發表號召,此后每年的3月5日成為“學雷鋒紀念日”,緬懷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讓我們通過歷史照片、平凡故事,了解雷鋒事跡,重溫雷鋒精神。“當黨需要我,我一定挺身而出,不怕犧牲和一切困難,永遠忠于黨,忠于人民。”

雷鋒,1940年出生于湖南省長沙縣望岳鄉(今長沙市望城區雷鋒街道)一戶貧苦農民家庭。雷鋒一家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是舊中國廣大受壓迫的勞苦大眾的縮影。1956年夏天,在荷葉壩完全小學畢業典禮上,雷鋒表達了他人生的三個愿望。他說:“我響應黨的號召,去當新式農民,駕駛拖拉機耕耘祖國的大地;將來要當個好工人建設祖國;要當一個好戰士,拿起槍用生命和鮮血保衛祖國,做人類英雄。”后來,他只用了短短6年的時間就實現了人生誓言。1960年1月8日,雷鋒終于實現了他人生的第三個愿望,成為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人民的勤務員,為了全人類的自由、解放、幸福,哪怕高山、大海、巨川,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就是入火海上刀山,我甘心情愿,頭斷骨粉,身紅心赤,永遠不變。”1960年11月8日,雷鋒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雷鋒,這個只有22年短暫生命的共產黨員,曾寫下了近20萬字的讀書筆記和日記。其中一篇寫于1958年6月7日的《雷鋒七問》,是雷鋒的一篇經典日記。短短的七問,卻正是雷鋒一生甘于奉獻、回饋社會的真實寫照。
雷鋒常說:“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鉆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于擠和鉆。”
施工任務中,雷鋒整天駕駛汽車東奔西跑,很難抽出時間學習,他就把書裝在挎包里,只要車一停,就坐在駕駛室里看書。戰友稱雷鋒的書包是“流動的圖書館”。雷鋒也經常到學校去,給孩子們講戰斗故事,講革命道理。“節約箱”“儲蓄罐”“針線包”是雷鋒踐行勤儉節約的三件寶。
時代需要雷鋒,時代呼喚雷鋒,雷鋒精神在新時代有新踐行!
1963年3月,偉大領袖毛主席發出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從此,學雷鋒一直延續至今。湖南最早的雷鋒事跡展室位于雷鋒母校荷葉壩完小內(今長沙市雷鋒學校),是湖南雷鋒紀念館的前身。1966年破土動工,1968年11月20日湖南雷鋒紀念館正式建成并對外開放,先后在1990年、2002年以及2014年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改擴建。2018年3月,新的雷鋒生平事跡陳列館正式對外開放。

在雷鋒精神的感召下,各行各業涌現出了一大批學雷鋒先進典型,“當代雷鋒”郭明義、“最美媽媽”吳菊萍、“最美司機”吳斌等一大批道德楷模接連涌現。
雷鋒精神培育著一代又一代新人,在實現中華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煥發出更加燦爛的光彩!
文|上饒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副教授 徐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