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工作報告新鮮出爐
2024-12-20 15:15:37
12月13日-14日,在全國民政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婦幼保健協會、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指導下,由全國幼兒照護服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主辦,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中南大學護理學院、金職偉業集團有限公司、公共管理(社會工作)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創新團隊、湖南省現代民政研究院承辦的“智慧融合 五金賦能 照護未來”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年會在長沙成功舉辦。現場,共同體理事長、金職偉業董事長彭英向共同體各成員單位作“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工作報告”,總結共同體2023-2024工作,部署下一步重點工作。


報告指出,經過一年多的精心運營,共同體蓬勃發展,參與單位數量從初期的300余家增長至如今的600余家。成員單位的增長豐富了共同體的結構,為嬰幼兒照護服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持。

報告重點從“行業調研,形成供需對接機制”“共同建設園所,探索實體化運營”“共同人才培養,實踐金專業建設”“共同開發資源,打造金教材、金課、金基地”“共同構建平臺,培育金師成長”“共同協同創新,推進技術開發”“強化支持力度,保障共同體運行”七個方面總結回顧了共同體2023-2024工作,全面剖析了工作亮點及創新模式路徑,為共同體后續發展提供了借鑒思路。
報告強調,共同體2025年要緊扣“五金”建設,圍繞創新運行機制、深入行業調研、創新聯合人才培養、培育高素質“金師”、共建行業標準與教學資源、技術攻關、國際化發展、強化支持保障力度等方面,堅定不移推進嬰幼兒照護領域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融合,不斷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社會需求的能力與水平。
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工作報告——2024年12月14日在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年會上共同體理事長 彭 英
一、共同體的運營概況。
2023年8月6日,在中國婦幼保健協會、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全國民政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湖南省教育廳、湖南省婦聯等單位的指導下,由中南大學、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金職偉業集團有限公司牽頭共同體正式在長沙成立。
共同體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共同體建設的相關要求,共同體圍繞實體化運行機制、產教供需對接機制、聯合開展人才培養、協同開展技術攻關、有組織開發教學資源、強化支持保障力度、“五金”建設等方面,不斷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社會需求的能力與水平。
經過一年多的精心運營,共同體蓬勃發展,參與單位數量從初期的300余家增長至如今的600余家,涵蓋了中職學校118所、高職院校256所、普通高等學校12所、上下游企業185家、行業機構35個、事業單位15個、媒體單位1個,專業委員會1個。成員單位的增長豐富了共同體的結構,為嬰幼兒照護服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持。
共同體的發展離不開省教育廳的悉心指導、理事長單位中南大學和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的重視、秘書處的務實運營以及成員單位的全力支持。在此,向所有為共同體付出的單位和個人表示最誠摯的感謝!
二、共同體2023-2024工作。
(一)共同行業調研,形成供需對接機制
共同體聚焦嬰幼兒照護服務行業現狀,積極開展線上線下調研活動。秘書處團隊通過線上調研和實地走訪相結合的方式,調研了50余所職業院校和30多家嬰幼兒照護服務企業,全面了解行業的需求與職業教育發展的痛點,精準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和人才需求動態。
為促進供需對接,共同體積極成立產業學院,如岳陽職業技術學院的智慧健康婦幼產業學院,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的托育服務產業學院建設等,搭建了行業與教育需求對接的高效平臺。共同體組織了多場供需洽談會,成功促成了職業院校與托育園所、幼兒園、月子中心、早教中心等單位簽署了30多份校企合作協議,為嬰幼兒照護服務行業的精準人才供給和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共同建設園所,探索實體化運營
金職偉業集團與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共同建設了附屬托育園——金嬰萌芽托育園。該園所是長沙市首家公建民營的普惠托育機構,也是雨花區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園區總占地面積超過3000平米,為共同體成員單位提供了一個高標準的示范項目。在此基礎上,共同體成員單位也在積極探索實體化運營,如貴州健康職業學院、海南職業技術學院、貴州電子商務職業學院、柳州城市職業技術學院、萍鄉衛生職業學院等院校在校園內規劃托育園所。校中園模式為共同體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案例,推動了托育服務行業的創新發展。
(三)共同人才培養,實踐金專業建設
共同體致力于打造符合行業需求、具有鮮明特色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金專業”。2024年度,蘭州職業技術學院、曲靖職業技術學院等成員單位共開展訂單班人才培養項目,培養學生約500余人。青海省民和縣職業中專和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共同打造嬰托、家政專業,探索中高職貫通培養的創新模式,推動專業人才培養的高質量發展。
(四)共同開發資源,打造金教材、金課、金基地
共同體成員單位積極開發嬰幼兒照護服務相關教學資源,至今,成員單位已聯合啟動18本教材的開發工作,其中5本已正式出版印刷,第二期的12本教材目前已進入出版階段。
在課程建設方面,湖南民族職業學院、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等院校已啟動嬰幼兒照護專業(群)資源庫的建設,為嬰幼兒照護服務行業提供了優質的教育資源平臺。此外,共同體成員單位共同建設13門核心課程,已完成9門,涵蓋了照護技能、早教課程設計、機構運營與管理等關鍵領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理事長單位金職偉業聯合永州職院、黑龍江農業職院成功打造“嬰幼兒照護一千天”視頻并成功上線。
在實訓基地建設方面,2024年共同體成功啟動19個嬰幼兒照護服務相關實訓基地建設,其中14個已完成。包括幼兒照護、母嬰護理、托育專業實訓基地和嬰幼兒照護實踐中心等。金職偉業聯合雨花區衛健局、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等單位共同打造的金職偉業現代家庭服務產教融合實踐中心,總占地面積6200平米,總投資額近8000萬,為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撐,為學生提供了實操平臺,也為企業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五)共同構建平臺,培育金師成長
共同體始終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推動嬰幼兒照護服務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戰略之一,積極搭建多元化的平臺,致力于培育“金師”,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專業素養和行業適應性。
共同體依托國家級職業教育培訓基地,全面開展教師企業實踐培訓項目。組織了19個項目,吸引了300多名職業院校教師參與企業實踐培訓。通過“教師進企業”模式,教師不僅深入企業了解行業前沿技術和需求,還直接參與項目合作,強化了實踐教學能力。教師將行業最新動態帶入課堂,推動了“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為激勵共同體成員單位優秀教師的成長與貢獻,2024年共同體特別公布了“金師”案例,對90位在教學和行業實踐中表現突出的教師予以表彰。這些“金師”案例不僅展示了教師的成長路徑,還為更多教師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成功經驗,推動了教師隊伍的整體提升。
(六)共同協同創新,推進技術開發
2024年,共同體成員單位開展了6個技術合作項目,進一步推動嬰幼兒照護服務領域的技術進步與應用創新。在技術研發方面,共同體組織了2家企業與2所院校的聯合攻關,成功突破了多個技術難點,推進了智能仿真幼兒項目的核心技術創新。該項目的研發成果作為展演項目于2024年11月亮相于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引發觀展人員熱烈反響,為專題展的成功舉辦做出了積極貢獻。
此外,共同體成員單位還積極參與了4項國家和地方嬰幼兒照護服務行業標準的起草工作,為行業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持和保障。
(七)強化支持力度,保障共同體運行
共同體成立伊始,理事長單位金職偉業成立了湖南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金職偉業溫暖基金,捐贈50萬元作為共同體運營專項,已經用了近40萬。后期繼續籌措經費,確保共同體正常運行。
三、共同體2025年工作要點。
2025年,作為鏈主,共同體繼續挺膺擔當,遵照共同體相關文件精神,堅定不移推進嬰幼兒照護領域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緊扣“五金”建設,全面提升嬰幼兒照護服務領域高質量發展。
(一)創新運行機制,推動共同體高效運轉
共同體將成立人才聯合培養、專業建設、金師建設、課程建設、基地建設、教材建設、技術攻關、隨企出海、技能培訓及繼續教育等9個工作委員會。共同體給予各工作委員會2萬/年資金支持,工作委員會根據各自的職能,定期召開專題會議,明確目標與推進路徑,確保結果發生。理事會對各項工作進行階段性評估和總結,及時調整策略和方向,確保高效運轉。
(二)深入行業調研,持續發布行業發展及人才需求報告
共同體依托人才培養工作委員會進一步深化行業企業調研,為課程設置與教育內容調整提供精準支持,進一步促進行業與職業教育高度融合和高質量發展。
(三)創新聯合人才培養,推動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
進一步推進聯合人才培養,計劃在共同體成員單位內推動5個現代學徒制和10個“訂單班”項目,與企業共同開展定向培養與人才輸送。技能培訓及繼續教育工作委員會組織共同體成員單位,開展行業企業員工崗前培訓、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
(四)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培育高素質“金師”
由金師建設工作委員會牽頭進一步強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設立年度師資培訓計劃與能力提升項目。舉辦第二屆“金師”評選,分享優秀教師案例,激勵更多教師參與教學改革。
(五)深化產教融合,推動行業標準與教學資源共建
共同體整合行業與教育領域的優質資源,教材建設工作委員會牽頭研發推出新形教材15本。課程建設工作委員會牽頭開發專業課程、實訓項目和案例庫,建設優質課程10門。實訓基地建設工作委員會牽頭建設10個高標準實訓基地。打造可復制共建共享共贏的開放型產教融合實踐基地。
(六)開展項目合作,推動產教融合行業技術攻關
技術攻關工作委員會牽頭開展技術攻關和標準編制工作,力爭出臺一批符合國際先進水平的行業標準,為行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完成至少5個行業技術創新與應用項目,推動行業智能化、數字化發展。
(七)促進國際化發展,提升共同體影響力
通過舉辦國際大賽、論壇等活動,提升我國嬰幼兒照護服務行業的國際影響力和技術創新能力。隨企出海工作委員會牽頭推動嬰幼兒照護服務國際標準輸出及建設。打造未來技術技能與人文交流人才國際訓練基地,成立聯合學院,為成員單位提供國際化學習和發展機會。
(八)推動政策支持,確保工作順利開展
共同體企業理事長單位制定不少于5項支持政策,確保企業能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牽頭職業院校制定不少于3項支持政策,推動院校的改革與提升;牽頭高水平高校制定至少1項支持政策,推動高等院校對共同體的支持。其他建設單位也將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并落實至少1項支持政策,特別是在“五金”建設方面的資助與獎勵政策。
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理事會
2024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