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職大講堂第95講 ▏“三教”改革背景下職業教育的新需求
2023-10-11 09:00:51
講師簡介
陳曉燕,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教所教研員(分管幼兒保育專業、醫藥衛生類專業等),浙江省教育類、衛生健康類職業教育行業指導委員會副秘書長,曾任多個國家、省級職業院校技能競賽裁判組長、仲裁組長。全面負責浙江省護理專業和學前教育專業中高職一體化課程改革工作;參與中高職一體化專業教學標準和核心課程標準制定;策劃及編寫中高職一體化系列教材,主編《幼兒衛生與保育》入選首批“十四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基于浙江省學前教育專業人才需求調研的中高職一體化專業教學標準研制》獲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

10月7日,金職大講堂第95講開講,課程邀請到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教所教研員陳曉燕作《“三教”改革背景下職業教育的新需求、新發展》主題授課。

課程伊始,金職偉業總經理助理湯曌宇作本周工作總結匯報。


課上,陳曉燕對“三教改革”進行簡單解讀,她談到,“三教”改革中,教師是根本,教材是基礎,教法是途徑,“三教”改革的落腳點是培養適應行業企業需求的復合型、創新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三教”改革背景下,職業教育發展需要教師隊伍的建設賦能。陳曉燕提到,教師是回答好“誰來教”的關鍵,只有首先解決好“誰來教”的主體問題,才能依靠主體進一步謀劃好“教什么”和“如何教”。針對當下教師隊伍存在來源單一、數量規模不足、結構不合理與團隊建設不足等問題,她認為,職業院校應加強校企合作,因地制宜實施教師素質提高計劃推動高質量師資隊伍建設。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支撐和依據,是實施課程改革的重要載體。加快教材改革與創新,是更新教學內容,推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措施。陳曉燕提到,職業院校的教材建設存在與企業生產實際脫節,內容陳舊且更新不及時,重知識輕實踐等情況。她建議道,職業院校要積極與企業交流合作,與企業共同進行教材研發,并根據教材特點選擇不同的呈現形式。


針對教法改革,陳曉燕認為,職業院校發展需改革傳統的普通教育課堂教學模式,推行面向企業真實生產環境的任務式教學模式,廣泛采用項目式、情景式教學。她還分享了三點具體措施:一是創新推行校內、網上與企業三個課堂教學模式,借助網上課堂學習平臺,建立師生互動、企業深度參與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職業教育課堂教學模式;二是借鑒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的經驗,開展學徒制培養,滿足跟崗實訓、“3+2”工學交替和頂崗學習的需要;三是與行業領軍企業合作建立企業冠名的學院或產學研基地等,構建與企業業務經營周期相適應的校內課堂與企業課程交替教學模式。

課程最后,陳曉燕提到,推進“三教”改革,鞏固改革成果,職業院校還需建立科學的教學評價與反饋機制,不僅要創新教師評價機制、還需在教材與教法上發力,建立教材選編與監管機制,并完善教法評價機制。
10月14日,金職大講堂將開啟第二十期第96講,課程將邀請寧波外事學校教師趙鈺子,進行《加強賽教融合,推動專業發展——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經驗分享》主題授課。屆時,誠邀各位行業專家、院校老師共同參與。

(掃碼觀看回放)
陳曉燕,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教所教研員(分管幼兒保育專業、醫藥衛生類專業等),浙江省教育類、衛生健康類職業教育行業指導委員會副秘書長,曾任多個國家、省級職業院校技能競賽裁判組長、仲裁組長。全面負責浙江省護理專業和學前教育專業中高職一體化課程改革工作;參與中高職一體化專業教學標準和核心課程標準制定;策劃及編寫中高職一體化系列教材,主編《幼兒衛生與保育》入選首批“十四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基于浙江省學前教育專業人才需求調研的中高職一體化專業教學標準研制》獲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

10月7日,金職大講堂第95講開講,課程邀請到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教所教研員陳曉燕作《“三教”改革背景下職業教育的新需求、新發展》主題授課。

課程伊始,金職偉業總經理助理湯曌宇作本周工作總結匯報。


課上,陳曉燕對“三教改革”進行簡單解讀,她談到,“三教”改革中,教師是根本,教材是基礎,教法是途徑,“三教”改革的落腳點是培養適應行業企業需求的復合型、創新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三教”改革背景下,職業教育發展需要教師隊伍的建設賦能。陳曉燕提到,教師是回答好“誰來教”的關鍵,只有首先解決好“誰來教”的主體問題,才能依靠主體進一步謀劃好“教什么”和“如何教”。針對當下教師隊伍存在來源單一、數量規模不足、結構不合理與團隊建設不足等問題,她認為,職業院校應加強校企合作,因地制宜實施教師素質提高計劃推動高質量師資隊伍建設。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支撐和依據,是實施課程改革的重要載體。加快教材改革與創新,是更新教學內容,推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措施。陳曉燕提到,職業院校的教材建設存在與企業生產實際脫節,內容陳舊且更新不及時,重知識輕實踐等情況。她建議道,職業院校要積極與企業交流合作,與企業共同進行教材研發,并根據教材特點選擇不同的呈現形式。


針對教法改革,陳曉燕認為,職業院校發展需改革傳統的普通教育課堂教學模式,推行面向企業真實生產環境的任務式教學模式,廣泛采用項目式、情景式教學。她還分享了三點具體措施:一是創新推行校內、網上與企業三個課堂教學模式,借助網上課堂學習平臺,建立師生互動、企業深度參與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職業教育課堂教學模式;二是借鑒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的經驗,開展學徒制培養,滿足跟崗實訓、“3+2”工學交替和頂崗學習的需要;三是與行業領軍企業合作建立企業冠名的學院或產學研基地等,構建與企業業務經營周期相適應的校內課堂與企業課程交替教學模式。

課程最后,陳曉燕提到,推進“三教”改革,鞏固改革成果,職業院校還需建立科學的教學評價與反饋機制,不僅要創新教師評價機制、還需在教材與教法上發力,建立教材選編與監管機制,并完善教法評價機制。
10月14日,金職大講堂將開啟第二十期第96講,課程將邀請寧波外事學校教師趙鈺子,進行《加強賽教融合,推動專業發展——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經驗分享》主題授課。屆時,誠邀各位行業專家、院校老師共同參與。

(掃碼觀看回放)